請用直式閱讀已獲得最佳的瀏覽狀態

更多搜尋條件
類型
全部清除
全部建案
搜尋
賞屋/諮詢
房市新聞

房價漲漲漲?三個指標判斷房市泡沫化現況

2022-01-18 Written by 甲山林房產小編|Teri
台灣房地產交易量火熱,到底是不是房市泡沫化的前奏?最近央行宣布升息,會不會造成一波震盪,值得我們觀察。


台灣2021房市熱度大幅竄升,想要知道房市供需是否健康,有無泡沫,或是有過度投資與非理性的漲幅,透過以下三個指標可以快速檢視房市當前的供需狀況!

1.低度使用住宅比率(空屋率)

當平均用電數低於正常用電門檻時(平均用電度數≦60),就會被視為空屋。市場上空屋多,代表購房者較多是基於投資和投機的動機,較不利於房價後續走勢。而目前內政部公布的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在2021上半年再度下探至9.13%,續創歷史新低,這也代表著房市的需求相當旺盛,顯示目前購房多是因為剛性需求,而非投資與投機因素。

空屋率持續創低,顯示成屋剛性需求強勁

2.新建餘屋數(待售屋)

想要更精準地檢視房地產供需,除了看市場上的空屋率以外,還要搭配「預售屋」和「待售屋」的數據才能更精確衡量房地產的供需。新建餘屋/待售屋(屋齡5年內,維持第1次登記且有銷售可能性的住宅)在房市的餘屋存貨越多,則代表供給大於需求,房市的需求沒有建商預期的多,導致待售住宅逐漸增加,後續的房價容易修正。

從歷史來看,自2013年開始,因2009年次貸海嘯後開啟的量化寬鬆政策,台灣的建案推案量出現大幅地擴張,後續房市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,最後房價壓力逐漸在2014年開始出現。

但在近幾年的新建餘屋數已經沒有明顯的攀升,甚至出現下滑,意味著目前市場的需求在中美貿易戰和台商回流下有所回升,待售住宅逐漸被消化,也代表著目前房市供需往更健康的趨勢上升中。

3.房價增速vs GDP年增率

我們同步可以從房價的變化作觀察,當房價增長遠快於經濟增長時,代表房市市值有過度膨脹的狀況,此時就必須留意房市有泡沫的風險。在2021Q3時兩者的差值雖然有快速地拉升,但相較於歷史高值並沒有過度非理性地漲幅。根據Knight Frank統計,台灣2021Q3的房價漲幅差不多等於全球平均年增率的9.4%56個國家中排名第30位,低於許多先進國家包括美國(18.7%)、加拿大(17.3%)、德國(12.5%)等。

 

展望2022年的房地產,台灣央行預計提出升息計畫,但依舊打擊目標針對投機性買家,綜合以上指標數據來看,包括空屋率、新建餘屋、房價增速vs. GDP年增率,都顯示台灣在目前良好的經濟情勢下,房價熱度提升是正常的供需現象,且尚在持續攀升中。


原文網址: 經濟日報